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巴彦淖尔市文明办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大图
巴彦淖尔:绿染大漠,铺展人沙和谐新画卷
  • 发布时间:2024-03-26
  • 发布来源:巴彦淖尔文明网
  • 感谢阅读

  □本报记者 王紫丁/文 胡东育/图

  最是一年春好处,不负韶光锁黄龙。

  在杭锦后旗蒙海镇,挖掘机沿着主干道沿线平整土地,工程车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今年,该旗计划整地换沙34.55万立方米,目前已完成11.8万立方米,预计4月底全部完成。

  在磴口县西部荒漠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对苗木枝条进行科学修剪。还有工作人员运输网围栏到项目区,做好封育准备工作。该县今年计划完成生态治理任务25.4万亩,其中新造林14.6万亩、林草湿地质量提升10.8万亩。

0325001_004_01_s.jpg

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

  五原县今年计划完成零星沙丘治理0.8万亩,占总任务量的70%,新公中镇、天吉泰镇已开工治理,治沙号角已然吹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累计投入78.07亿元,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537万亩,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617.1万亩,土地沙化面积和程度“双缩减”,水土流失面积减少7800平方公里,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黄河重点生态区和北方防沙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让绿色成为美丽巴彦淖尔的鲜亮底色。

  

战黄沙——守护黄河“几字弯”

 

  我市坐落在黄河“几字弯”顶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齐全,地处国家“三区四带”的黄河重点生态区和北方防沙带,是阻止我国西北风沙东越南侵的重要防线,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沙区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做好防沙治沙工作,使沙化土地治理进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2023年,我市编制完成《巴彦淖尔市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被国家确定为省区市方案编制的模板;巴彦淖尔市“三北”六期工程2024—2026年16个项目的可研和方案编制完成并通过国家林草局初审;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开工21个项目区,完成治理面积13.01万亩,围栏封育4.5万米;三北工程研究院落户我市;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农田防护林“渠林路”模式、工程固沙+造封飞立体化系统治沙模式等先进经验做法得到总结推广;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入选全国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全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46.1万亩,占自治区下达治理任务(28.12万亩)的163.9%。

  下一步,我市将坚定不移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最前面,计划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22.48万亩,其中风电治理11.2万亩、光伏治理11.28万亩;治理套内零星沙丘3.65万亩以上,完成治理任务的70%以上。

  相关旗县区将抓好项目实施。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组织实施阴山北麓、西部荒漠“双重”治理项目,倒排工期、紧抓快干,力争4月份完成建设任务的80%以上,6月份完成全部任务。创新完善“磴口模式”,创新防沙治沙+新能源一体化生态治理模式、工程固沙+产业发展等治沙模式,鼓励发展农牧民利益联结治理模式、产业深加工治理模式,推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治理模式,总结提升系统生态治理模式、精深加工治理模式,同时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农牧民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挂牌包片护林,形成全民参与防沙治沙的新格局。

  

绘丹青——山川如锦入画来

 

  增绿不止,护绿不休。

  2023年,我市完成林草生态建设56.29万亩,其中完成林业生态建设46.29万亩(包括人工造林14.09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退化林修复7.5万亩、森林抚育23.2万亩),完成退化草原修复10万亩。完成重点区域绿化6933亩、村庄绿化111个,建成自治区级森林乡镇6个;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307.15万株。各级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年内召开市级林长会议3次,签发林长令和政府令18条,四级林长共巡林4.7万次。有关部门建立“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巩固完善“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编制印发“十四五”林草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十四五”草原保护修复利用规划、湿地保护规划等。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1亿元,落实公益林管护任务710.63万亩。新华林场等6个国有林场被列入全国试点林场建设名单。乌梁素海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4处栖息地入选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林草生态建设300万亩以上,其中新增林草治理200万亩以上、巩固成果100万亩以上,创建自治区级绿化美化示范县1个、森林乡镇5个、绿化美化示范村74个。

  

铺蓝海——风光无限闯新途

 

  在磴口县光伏产业园区,一眼望不到边的深蓝色光伏组件汇聚成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蓝海”,源源不断地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光伏板下和板间空地上,一丛丛梭梭苗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实现了光伏产业和生态治理的有机结合。

  对我市而言,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必须统筹好防沙治沙和管沙用沙,既防沙害、又用沙利,加快推进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等项目建设,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系统推进增绿、增能、增收,做到一举多得,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修复、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相结合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我市将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作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建设防沙治沙模范区的重要抓手。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治理原则和思路。据了解,全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装机规模总量为1590万千瓦,其中2023年批复光伏装机容量111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480万千瓦。2024年一体化工程主要布局在沙漠沙地、阴山北麓、河套平原3个区域、8个片区、14个治理项目区,拟治理总面积为33.28万亩。目前,全市一体化工程光伏项目已经全面开工。

  今年,我市将大力推广林光互补、草光互补立体化治沙模式,形成风光电防沙治沙一体化治理格局,重点在乌兰布和沙漠、苏集沙地实施光伏+生态治理13万亩以上;在乌拉特草原风电基地区域实施风电+生态治理,采取围封、免耕补播、飞播种草等措施增加林草植被。

  

掘金路——产业增收促振兴

 

  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才能让绿水青山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我市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治沙产业,已形成生态光伏、肉苁蓉、酿酒葡萄、中药材等产业,治沙产业面积近90万亩。

  2023年,我市林草沙产业取得新进展。编制印发《巴彦淖尔市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2年)》。新增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12个、5260亩,新栽植经济林4.45万亩,建成农高区千亩优质果品基地。争取林业产业化项目资金780万元,用于接种肉苁蓉产业链建设。实施塞外红苹果、新疆大沙枣引种及栽培科技推广项目。积极培养本土科技人才,举办9期现地和视频培训班,共培训3500余人。实行科技服务“四级联包”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防沙治沙实用新型专利2项。据全国林业和草原综合统计管理系统,2023年,我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达35.1亿元,较2022年增加3.9亿元,同比增长12.5%。

  今年,我市将大力发展梭梭和四翅滨藜接种肉苁蓉、有机牧草种植、光伏治沙、酿酒葡萄、中药材、特色林果产业,建设万亩经济林基地3个,打造标准化示范园5个,新增经济林面积2万亩。积极支持本土企业、合作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加快保鲜冷藏储运能力建设,引进龙头企业与本土企业开展合作,发展中药材制剂、保健品、鲜果饮品等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发展,提升市场化水平。全面推动国有林场提标升级,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磴口县防沙林场、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场打造全国防沙治沙试点林场,在杭锦后旗东风林场打造全国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林场,在五原县防沙林场、乌拉特后旗新红林场打造全国种苗基地试点林场。完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同步推进其他林场提标升级。

  妆河山成锦绣,绘国土为丹青。我市将拿出大会战的气魄,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用心治理、精心呵护,全面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防沙治沙模范区。

编辑:雷丽娜 巴彦淖尔日报

欢迎您访问巴彦淖尔文明网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巴彦淖尔市文明办 主办
邮编:015000 电话:0478-8761702 传真:0478-8655852
邮箱:bynewmw@163.com 技术支持:包头敏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