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巴彦淖尔市文明办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大图
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 七十余载,乌兰布和沙漠中的绿色传承
  • 发布时间:2024-04-02
  • 发布来源:巴彦淖尔文明网
  • 感谢阅读

  磴口县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境内有乌兰布和沙漠426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77%。磴口县作为黄河流域重点生态圈的前沿阵地,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

  近年来,磴口县委立足内蒙古在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三北”工程建设重点区域,一张蓝图大漠绘丹青,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实践中让沙漠变绿洲,形成了“精神一脉传承、两山理念引领、三生共赢发展、四方主体参与、五域系统施治”的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磴口县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国家“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等称号。

0401001_006_01_s.jpg

光伏治沙(资料图)


久久为功,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

 

  “三天不刮风,不叫三盛公”“小风难睁眼,大风活埋人”是曾经流传于当地的俗语,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套地区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针对乌兰布和沙漠风沙肆虐、掩埋农田、侵蚀家园、沙逼人退的情况,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磴口县广大干部群众扛锹抡镐,战沙建绿,向荒漠化发起了“阻击战”。

  在磴口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杨力生的带领下,一场全县动员、全民动手,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的群众性大规模防沙造林行动拉开帷幕。

  回望走过的70余载,磴口县历届县委、政府一代接着一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成了闻名全国的308华里防沙林带,实施了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蚂蚁森林公益造林等生态治理工程,在21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上写下了生态建设的华美篇章,沙区林草覆盖度由过去的0.04%提高到现如今的37%以上,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94.7%,沙漠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多点发力,探索防沙治沙有效路径

 

  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是一种凝聚科技力量防沙治沙的技术模式。为了保证树种成活率,当地通过收集干旱区的种质资源,培育新的抗旱耐盐品种,营造防护林网、防护林带,构建以自然保护地、农田防护林网、封沙育草区、防风阻沙区、光伏治沙区为主的“一地一网三区”五位一体综合治理体系。

  一是以自然保护地为基础,保护沙漠原生资源。磴口县委统筹布局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林湖国家湿地公园、奈伦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沙金套海国家沙漠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91.4万亩,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稳住治沙基本盘。

  二是以农田防护林网为核心,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围绕农田建设防护林,围绕路网营造林网,完成农田防护林网防护面积157万亩,形成了“宽林带、大网格、低耗水”的新型农田防护林模式。

  三是以封沙育草区为前沿,控制流动沙丘迁移。采取围栏封育和人工干扰的措施,治理沙漠21万亩,促进天然植被恢复。对于裸露沙丘,通过飞播和人工播种籽蒿、花棒、沙拐枣等方式,控制流沙的活动和前移。

  四是以防风阻沙区为关键,加强重点区域治理。采用“冷藏苗避风造林”“冬贮苗造林”“高压水打孔植苗造林”“飞播造林”“生物+沙障”等复合技术,选用梭梭、花棒、柽柳、柠条等优良抗逆植物,通过先固沙后造林、片带结合、多带配置等方法构建防风阻沙林,完成治沙造林面积130万亩。

  五是以光伏治沙区为示范,推动治沙高效利用。磴口县先后引进国电投、易事特、大唐、国龙、蒙能等企业,打造“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实现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双赢。目前,已完成光伏+生态治理162万千瓦,占地面积约5万亩,在建360万千瓦,占地面积约11万亩。

  好生态馈赠好生活。现如今的磴口,春天百鸟成群,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冬天银装素裹,绿水青山成了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接续奋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防沙治沙“磴口模式”

 

  新时代,治沙的接力棒在继续传递,磴口人追随前人的脚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焕发出“誓让沙漠换新颜、敢把沙漠变绿洲”的顽强斗志,坚决扛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核心区和前沿阵地的使命责任,全面挖掘升华“磴口模式”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是打造防沙治沙+系统治理样板。坚持系统观念,以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为主攻方向,护山、节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协同推进,统筹谋划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全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持续提升沙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力争到2030年完成荒漠化治理168.5万亩,实现县域内荒漠化治理全覆盖。

  二是打造防沙治沙+光伏产业样板。追“光”逐“绿”,力争“十五五”早期,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400万千瓦以上,光伏治沙面积达到43万亩以上,全县沙产业产值达到160亿元以上,全力打造新能源创新发展新高地。

  三是打造防沙治沙+有机奶业样板。深入推进奶业振兴,力争到2027年,在沙区建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56座,奶牛存栏达到18万头,有机奶产量突破40万吨,奶产业实现产值75亿元,建成全球最大有机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全国县域内牛奶产量最大的生产基地。

  四是打造防沙治沙+特色有机农业样板。选育和推广优质饲草新品种,有机牧草、肉苁蓉、中草药材、特色林果等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促进酿酒葡萄、肉苁蓉、华莱士瓜、番茄、糯玉米等有机产品精深加工,让更多“沙生产品”优质优价、享誉全国。

  五是打造防沙治沙+全域旅游样板。依托县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沿沙、沿河、沿山三条生态旅游路线,纳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巩固提升鸡鹿塞、纳林湖等景区品质和地域品牌影响力,改造提升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风景区,建成乌兰布和沙漠生态博览体验区,形成龙头带动、全域发展的生态旅游新格局。

  不久的将来,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将形成300平方公里的蓝色海洋、150公里的绿色长城,磴口人将躬耕不息,接力不止,续写这不朽的绿色传奇!

通讯员:季敏/文 姚鑫/图 编辑:雷丽娜 巴彦淖尔日报

欢迎您访问巴彦淖尔文明网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巴彦淖尔市文明办 主办
邮编:015000 电话:0478-8761702 传真:0478-8655852
邮箱:bynewmw@163.com 技术支持:包头敏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