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巴彦淖尔市文明办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大图
一位摄影师用37年时间拍摄记录临河火车站的变迁
  • 发布时间:2024-04-17
  • 发布来源:巴彦淖尔文明网
  • 感谢阅读

  历经一个甲子的发展变化,4月8日,临河火车站候车大厅实施拆除。当日,市民纷纷自发来到站前广场,与临河火车站告别。当年参与火车站扩建工作的铁路职工在候车大楼前合影留念,为他们拍照的正是老铁路人齐鸿雁。“自从候车室停止使用后,我每天都在关注临河站。今天一大早看到要拆除了,心里很难受、舍不得,想好好跟它告个别……”齐鸿雁说着,眼泪一直在眼睛里打转。从1987年拍摄第一张临河站的照片开始,年复一年,齐鸿雁拍临河火车站,一拍就是37年!

0416004_001_01_s.jpg

务工人员坐着绿皮火车回家

 

亲历临河火车站的蝶变

 

  齐鸿雁今年66岁,保存的临河火车站最久远的照片并不是他1987年拍摄的,而是十多年前用数码相机翻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过去人们用胶卷相机拍摄的临河最早的火车站,我翻拍时候心里就在想,老照片总会越变越旧,慢慢地模糊直至被人们遗忘,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些有意义的过去记录保存下来。”

0416004_001_03_s.jpg

临河最早的火车站

  1958年,临河火车站开始建设。同年,齐鸿雁风华正茂的父母亲响应国家支援新线建设的号召,双双报名从山西来到内蒙古参加包兰铁路大会战。“听母亲讲,那年冬天,她抱着还在襁褓中的我,随着一群‘铁路侉子’登上一列破旧的火车,在刚刚开通的我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上,摇晃了两天两夜才来到了当时满目凄凉的河套腹地——临河。”齐鸿雁感慨。

  齐鸿雁的父亲是河套地区铁路史上第一批火车司机,母亲是临河铁路小学第一批人民教师,而齐鸿雁也成为了第一批在临河火车站长大的孩子。“那时候的临河火车站可以算得上是附近最大的建筑了,站前广场、灯光球场、路徽标志的榆树墙都是我们这些铁路家庭孩子的‘根据地’。”齐鸿雁儿时的记忆几乎都是关于临河火车站的,而长大后的他依然没有离开临河站、没有离开铁路。

  1979年,21岁的齐鸿雁通过铁路招工,来到了当时的机务段工作,像他的父母亲一样成为了一名铁路人。后来,齐鸿雁调到铁路服务公司工作,正好赶上新建火车站,并参与了新车站的施工建设。1982年,齐鸿雁第一次接触摄影,“当时施工时间紧、任务重,我一边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干活儿,一边利用空隙时间摆弄起单位的胶卷相机。我在工地上拍工人、拍建设场景,照片在工地宣传栏贴出来之后,很多人跑来夸我,说让他们看到了自己工作时的样子,也为当时的建设留下了一份资料。”

1713234378528014863.jpg

齐鸿雁

  采访中,齐鸿雁拿出一张临河火车站新候车室落成的照片,他继续讲道:“这片榆树墙后来也没有了……”“站前广场上的这个小卖部新站刚落成时还有……”“这里就是后来站前广场的停车场……”

  1987年1月8日,临河火车站大修改建工程在原址开工奠基。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1987年12月22日,临河火车站新候车大楼建成,并于1988年1月15日正式交付使用。“这张照片就是我1987年拍摄的,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用相机记录临河火车站。”

  1958年出生的齐鸿雁可以说是亲历了临河火车站的蝶变。


见证巴彦淖尔铁路的发展

 

  齐鸿雁既是临河火车站发展建设的亲历者,也见证了巴彦淖尔铁路的发展历程。

  “我记得小时候去车站给爸爸送饭,看到他开的火车是‘上游型1410号’。我印象最深的是,比我高出好多的火车轱辘红红的,黑色的车身擦得黑亮黑亮的。又过了几年,火车头换成了苏联产的反帝反修型,再后来又换成了我国自主生产的前进型大功率机车……”回忆起过往,齐鸿雁仍然历历在目。

1713233937823047541.jpg

蒸汽机车

  1986年,齐鸿雁的父亲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后来我的父亲不幸患上绝症,他没有回老家,而是选择在临河度过最后的时光。病危时,他给我们立下了唯一的遗嘱——去世后一定给他穿上铁路制服。”2004年夏天,与疾病抗争了近20年的老人穿着他心爱的铁路制服永远地离开了。

0416004_001_05_s.jpg

2006年铁路第六次提速临河站线路改造

  齐鸿雁说,他父亲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电力机车开进河套大地。如今,由电力机车牵引着,时速最高达到120公里的万吨大列车风驰电掣,昼夜不息地奔驰在河套大地上。2021年12月26日,巴彦淖尔至呼和浩特首列城际动车发车,齐鸿雁在现场拍摄完照片后,也坐上了动车,亲身感受了从巴彦淖尔出发的现代化列车速度。

  齐鸿雁指着电脑里数不清的照片说:“我记录了巴彦淖尔从蒸汽机到内燃机,再到后来升级为电气化铁路时代;我拍摄了通往甘其毛都口岸的草原铁路和临策铁路的建设、开通;还有如今的动车首发……”一张张照片,不只是记录了一段段时光,更是定格和见证了巴彦淖尔铁路的不断发展。

  

祝愿巴彦淖尔站越来越好

 

  “1989年,我的作品《阁楼段长》在当时的《内蒙古铁道》报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报纸、接触新闻摄影,也是第一次获奖。那次获奖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此后,我就一直拍一直拍。”齐鸿雁笑道。

  因为对新闻和摄影的热爱,机缘巧合下,2011年,齐鸿雁来到了当时的《黄河晚报》工作,成为了巴彦淖尔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我来到报社后,每年春运都雷打不动地去临河火车站拍摄。我都是天不亮就跟拍站务员、上水工、票务员,有时候也跟夜班工作人员,每次跟拍都有所收获。”齐鸿雁指着屏幕上的照片,一幕幕涌上心头。“这是2015年拍到的一张坐轮椅老人在车站工作人员帮助下过站台的照片,巧合的是,前一年我也拍到了另一位行动不便的轮椅老人。”

  齐鸿雁从电脑中点开“候车室文件夹”,一张张照片让人眼花缭乱。“其实火车站候车室36年基本没啥大的变化,从新建到后期不断完善,候车室确实是越来越宽敞明亮了。”再点进“售票文件夹”,齐鸿雁指着一张排长队购票的照片说:“这张照片是我在2009年拍摄的,那时候人们如果要买卧铺票,需要前一天晚上就来火车站排队。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自助售票、网络购票,让一票难求的现象终于得到了改善!”

  看着一张张照片,齐鸿雁感慨:“现在无论是售票还是进站,人们乘坐火车越来越方便了。而且车次增加,可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不过,我发现我拍了这么多照片,唯一没变的是三十多年来,旅客每次进站都得大包小包扛着行李上二楼候车进站,怪不得我发出来临河火车站拆除的视频后,有不少人评论说快拆了吧,连个电梯都没有。”齐鸿雁打趣道。

  在建的包银高铁巴彦淖尔站项目目前室内外装修装饰施工进入了收尾阶段。据悉,作为包银高铁段最大的站房,巴彦淖尔站总建筑面积7998.6平方米,站场采用线侧平式站型,规模为5站台12线。建成后,该站房可同时容纳1200名旅客候车。

  “我和所有巴彦淖尔人都希望巴彦淖尔站越来越好!”这座与齐鸿雁同岁的临河火车站“挥手谢幕”了,而齐鸿雁也在追寻着新站的足迹继续拍摄、记录着……

0416004_001_06_s.jpg

1988年临河站新候车室落成

记者:杨阳/文 齐鸿雁/图 编辑:雷丽娜 巴彦淖尔晚报

欢迎您访问巴彦淖尔文明网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巴彦淖尔市文明办 主办
邮编:015000 电话:0478-8761702 传真:0478-8655852
邮箱:bynewmw@163.com 技术支持:包头敏捷科技